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“十五五”规划人民建议征集活动浦东专场近日在浦东新区党建服务中心举行。聚焦“共绘新五年 共话幸福家”主题,40余位各界代表围坐畅谈,上演了一场围绕妇女儿童发展的“头脑风暴”。
活动现场,还正式启动了“我为浦东妇女儿童发展‘十五五’规划献一计”人民建议征集,向全社会发出“金点子”征集令:6月30日至7月16日,市民可通过随申办“人民建议征集”专栏、浦东政府官网相关板块、上观新闻“人民建议”栏目提供金点子,也可邮寄书面意见或前往就近征集点建言献策。
数智素养需贯穿全生命周期通达配资
红领巾幸福观察员沈唐宁,是浦东新区建平临港中学八年级的学生。作为当下数字时代的亲历者,她结合日常的经验,发现同龄人在使用数字产品时,往往面临内容良莠不齐、网络沉迷等问题。“不能简单将我们拒之门外,而是要将数智素养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,从小学开始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、甄别和应用能力。”她如是建议。
抱有同样想法的,还有来自上海科技大学的刘玥。“这两年,AI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,社会需要重视AI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应用受众与分级管理。”她建议,在儿童友好数智未来联盟的基础上,鼓励和支持针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应用场景开发与实践,加强儿童可及的社交平台和互联网内容的分级管理与推送。
“不仅仅是儿童通达配资,妇女尤其是老年妇女,也同样需要数智素养教育。”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、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高隽则将视角放至老年妇女身上。她认为,数智素养教育必须要贯穿全生命周期。
多个视角提供“金点子”
“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调查来看,当下亟需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。”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陈发展的一段话,引发了现场不少与会人员的共鸣。他认为,从婴儿出生,除了要建立身体发育的数据库,还要建立心理发育、心理健康的数据库。而且,基于工作实践,他也直截了当地给出了自己的观点:“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是父母,家庭教育和家庭治疗,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当中位置需要被提升和强化。”
被同等关注的,还有妇女群体的心理健康。来自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大洪村的党总支书记费慧雅提到,村里女性反馈觉得焦虑,出现睡眠障碍,希望增设心理专家课堂、疗愈等方面的“她”力量支持。而长期深耕数字心理行业的浦东新区人大代表王妍也建议,将女性心理健康筛查嵌入关键节点,在婚前医学检查、孕前优生检查、孕产期保健、企事业单位年度体检、社区老年人体检中,纳入标准化心理健康筛查项目,实现各年龄段女性重点人群心理健康的动态监测。此外还要更广泛协调社会资源,为女性群体提供可及性和有效性的心理服务。
浦东新区十大最美家庭代表杨征东则从男性视角切入,呼吁父亲要更多承担起家庭育儿的责任。“家庭家风的建设,离不开夫妻二人的共同参与。”他建议设置家庭律师制度,为良好家庭家风建设提供指导和支持。
不同视角的思考在会场持续碰撞出智慧火花:三孩妈妈孙金娥嘴里念叨的,是照看三个孩子的“看护空档”;辅读学校校长王英从事特殊教育20多年,呼吁有更多的家门口的“梦⼯坊”微空间,让特殊⼈群就近参与社会服务,融⼊社区;涉外家政阿姨许彩荣从职业角度出发,建议关注家政从业人员的权益保障……
“从柴米油盐到成长梦想,每一条建议我们都认真倾听。”浦东新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,妇女儿童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这些饱含温度的建议既紧扣现实痛点,又饱含未来期待。浦东将把“民意密码” 转化为规划编制的“实施路径”,凝聚多元主体协同智慧,助力女性追逐梦想、孩子茁壮成长、家庭幸福安康,推动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金港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